北大荒丰收密码
2022年,北大荒集团粮食总产达到451.3亿斤,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亩产分别达到1241斤、1332.8斤、363.1斤,实现了“十九连丰”,再次向党和国家交出喜人的“丰收答卷”。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集团化作战的组织优势和农业技术应用场景广阔、农业现代技术到位率高、农业技术成果集成转化快的技术优势,创建了以“四良八化”为主的“北大荒丰收密码”,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
密码一:“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体系,筑牢粮食安全的根本基础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源头。经过75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拥有北大荒垦丰种业、农垦科学院、北大荒研究院等科研力量的北大荒集团,在加强自主研发体系建设的同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大集团等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合作,全面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和主要农作物重大品种选育等工作,尤其是与华大集团合作建设的规模化种植实验室,通过开展定向育种,将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化育种模式。
五年来,北大荒自主研发了“垦研017”“垦稻33”“垦稻41”“龙垦2021”等优质水稻品种和“龙垦3092”“龙垦310”“垦丰17”“垦豆94”“垦科豆17”等优质大豆品种,以及“德美亚”“垦沃”“垦单19”“垦甜糯18A系列”等优质宜机收的玉米品种,通过开展高产攻关示范,累计推广面积达7800多万亩,逐步实现了良种推广体系全覆盖。
“去年,第二管理区一块410亩的大豆亩单产达到578.3斤、第四管理区一块150亩的高产攻关示范田亩产达到586斤、农业科技园区153亩‘龙垦3092’大豆示范田亩产达到545.6斤。”建设农场党委书记万太文告诉记者,农场通过与科研院企合作打造大豆高产品种试验繁育基地,大豆产量逐年提升,粮质也越来越好。
为了将这粒关乎农业兴衰成败的“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北大荒集团持续在良种繁育体系和统供体系上下功夫,依托国家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了赵光、尖山、八五五、八五三农场4个良种繁育基地,为统一良种供应奠定了基础。
随着集团“双控一服务”模式的逐步落地,现如今,北大荒已经实现了玉米、水稻、大豆等种子集团化运营4058万亩,良种统供率达到88.9%,实现优质良种覆盖100%、种子合格率100%、精选分级100%、统一包衣100%,为粮食产能提升夯实了基础。
北大荒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外引内联打造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攻关推广发展体系。2022年,不仅创造了高寒地区大豆百亩攻关天亩产622.4斤的历史记录,水稻、玉米也分别创造了亩产1740斤、1896斤的高产记录……一个个令人欣喜的数字,见证了好种子带来的好收成。
密码二:“种管收”集成化的“良法”体系,强化稳产高效的载体支撑
科技是粮食生产的支撑。以农机、农艺相结合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是北大荒粮食稳产增产的“杀手锏”。北大荒集团不仅有超过99%的农业机械综合化率,更有高度组织化的管理体系。诸如水稻“三化两管”、玉米“四精两管”、大豆“大垄密”、马铃薯“四优一管”、小麦“早窄密”五大技术模式,以及同步变量侧深施肥、水稻旱平免搅浆、叠盘暗室育秧、水稻机割机拾分段收获、大豆分层定位定量施肥、玉米宽台缩垄增行、马铃薯药肥一体化等20项先进适用技术,都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全面积、全作物、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集成化,并且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农业标准化率达到100%。
2022年,普阳农场利用5000亩水稻高产示范区示范推广水稻高产新技术体系,在25个高产示范地块中,有21个地块水稻标准水分亩产量超过700公斤,最高亩产813.3公斤。接下来,农场将在全场范围内分批次推广新技术,引领全场水稻实现平均单产提升200斤、亩效益增加200元的目标。
据集团农业发展部工作人员介绍,为有效集成推广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北大荒集团持续在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的地区,打造集团“万亩片”、分公司“千亩方”、农场“百亩田”的三级指挥田。随着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统一作业标准“六统一”的大力推行,示范带动了一批大豆亩产450斤以上、玉米1800斤以上、水稻1600斤以上的高产示范典型不断涌现,为粮食产能稳定提升提供了实践依据。
“良法”的推广离不开农业机械这一重要载体。近几年,北大荒集团一方面依托农机制造产业园,打造以农机制造、营销、科技、金融、作业服务为一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打造具有北大荒特色的“农机滴滴打车”模式,实现农机调度线上化、生产管理智能化。
2022年底,由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与北大荒集团合作研发生产的新一代北斗自动驾驶系统两万台全部交付使用,标志着北大荒坚持“以用促研、以研促造”的农机智能一体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将搭载更多“良法”在农业生产中大放异彩。
密码三:“用养护”多元化的“良田”体系,压实耕地质量的制度保障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北大荒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并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能复制、可推广的良田黑土保护模式。五年来,北大荒集团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就是最有力的见证。
良田如何用?北大荒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格田改造,累计建成2602万亩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实施规模化格田改造1482.3万亩,实现综合亩增效100~150元,年可增产粮食5.9亿斤以上,机械效率提高15%~20%,亩节本约15元。“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的良田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满足了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求。
良田如何养?建立投入品准入制度、构建绿色防控体系,让肥药施入更加科学合理、土地养护更加精细、种植标准更加规范。随着秸秆还田、农业“三减”、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和“智慧植保”“智慧施肥”等信息化手段被快速推广应用,北大荒集团秸秆还田率达到97.8%,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超过4200万亩,废弃物回收率达95%以上,农药利用率提升到45%,肥料利用率也提升到40.3%,黑土地力不断提升、粮食产能持续提高。
良田如何护?“六个替代”“六个全覆盖”等一系列能复制、可推广的“北大荒模式”为实现黑土地永续利用提供解决方案。为全力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北大荒集团依托“北大荒模式”建立“田长制”,开展保护性耕作、参与“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黑土保护模式,积极对接生态环境部,合作建设全环境综合实验室,累计推广各类技术25项……
北大荒有着广阔的农业应用场景,正是依靠这样独特的优势,集团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丰富科技赋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新内涵。
密码四:“一二三产”融合的“良园”体系,构建示范引领的平台高地
“良种”齐了,“良田”有了,“良法”也成熟了,如何将集成了先进生产模式和科技成果的“北大荒模式”展示出来?北大荒集团打造了26个农业科技长期有效示范基地、103个科技示范园区和3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个绿色发展先行区,示范引领北大荒农业快速发展。
位于七星农场的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省内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园区已累计推广农业新技术31项,获得专利13项,完成科研课题750余项,引进优质作物品种(品系)1000多个,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610万亩,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9亿元。
农业园区不仅是现代化大农业的展示窗口、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同样也是集聚人才、培养人才和成果转化的平台,承载着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作用。
在北大荒,不仅有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多功能融合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有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四新”示范区,也有集加工、物流、仓储、商贸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各项功能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并逐渐构建起了绿色高效生产、加工转化、品牌营销、科技示范、文化旅游的互动融合发展、相互关联配套、资源高效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经过75年的开发建设发展,北大荒已经具备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在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北大荒集团坚持系统化、集成化,完善了“种管收储加销”体系;坚持精细化、标准化,实现了全方位“工厂化”管理;坚持信息化、智能化,打造了“集群化”智慧农业先行区;坚持绿色化、品牌化,建立了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并不断丰富了传统优势新的内涵。
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机农艺农园结合的系统化整体化集成、精细化标准化落地、信息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的“北大荒密码”,将继续赋能粮食产能提升,助力北大荒在示范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实现“农业强国”的战略使命中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辉煌。
技术支持:米趣智创